Search

🤔 問:身為醫學研究論文寫作的初學者,在尚未有任何產出、身邊資源也不多的狀況下,如何調適自己的心態,...

  • Share this:

🤔 問:身為醫學研究論文寫作的初學者,在尚未有任何產出、身邊資源也不多的狀況下,如何調適自己的心態,讓自己「至少」內心能先接受那些論文寫作最功利的理由,克服研究路上起步的最大靜摩擦
⠀⠀
🗣答:(蔡依橙)讀過這麼多文章,不管是個案報告、原創研究或者文獻回顧,你一定有喜歡過某篇論文,覺得這篇臨床上真有幫助。就去幻想,如果那篇論文上面的名字,是自己,該有多好。
⠀⠀
#每個醫師都有終極夢想
☑️內科醫師發現一個新的疾病;
☑️外科醫師發明一個術式,全世界都照你的技術做;
☑️放射科醫師則是發明一個 sign,或者開創一個新的影像診斷領域。
⠀⠀
但在有能力完成自己夢想之前,要讓自己 #具備抓住夢想機會的能力。如果沒有能力寫作,沒有能力用科學語言陳述,就算遇到了難得的機會,也沒辦法說給世界聽。⠀
⠀⠀
這就是我在 SARS 期間學到的,2003 年,我是住院醫師,我知道這是千載難逢的發表機會,但我不知道怎麼收案、怎麼整理、要寫什麼,所以疫情三個月後,看著香港的醫師一篇一篇發表出來,我卻仍在原地踏步。
⠀⠀
我了解到,就算今天我發明了一個 sign、我做了一個新領域、我的技術有世界等級,我當時的有限能力,一定會錯過這樣的機會。所以,#我不想讓自己再一次眼睜睜看著機會溜走。
⠀⠀
這就是我學論文寫作,最功利的理由。而我認為,只要真的有實力,教職跟頭銜都是後續會跟著來的。
⠀⠀
⠀⠀
【首梯迅速額滿,好評加開第二班】⠀
🔹全新企劃|個案報告、技術發表 與 文獻回顧 工作坊
🔹活動時間|7/11(日)9:00a – 4:40p
🔹立刻報名|https://casereport.innovarad.tw/event/
⠀⠀
⠀⠀
👁‍🗨 課程內容
⠀⠀
✔ 期刊社在想什麼?怎樣的個案才會被接受?
✔ 有好技術,該如何發表?讓創意被全世界看見。
✔ 如何找到有分數、非詐騙、收個案報告的期刊?
✔ 互動實作時間:親手處理出 SCI 等級的醫學影像
✔ 退稿後還能怎麼作?拋媚眼給對的人看。
✔ 臨床個案整理技巧,與發表實例。
✔ 個案+技術+文獻回顧,在專業上更進一步。
⠀⠀
⠀⠀
🔔 課程特色
⠀⠀
☑ #給你實例教學
⠀⠀
以「#產出SCI文章」作為目標,根據梁宗榮醫師與蔡依橙醫師的多篇 case report / case series / technical note / review article 萃取而成,從大量實際 SCI 投稿經驗,整理出實用知識,協助您以最快速度上手。
⠀⠀
☑ #教你評估期刊
⠀⠀
怎麼看期刊好壞,是否為詐騙?期刊網頁要看哪些重點,如何察覺期刊可能在騙你它有分數,但其實根本沒有?所喜歡的期刊有沒有收 case report / technical note / review?還是編輯部改用其他名義來收?我們帶著你評估幾本期刊後,讓你親自查查自己有興趣的期刊。
⠀⠀
☑ #帶你處理影像
⠀⠀
不知道怎麼做圖片嗎?從 PACS 下載後,如何處理成 SCI 期刊可以接受的版本?不同時間、不同條件的影像,如何擺放整齊,並做好標示?不需使用 Photoshop,光靠簡報軟體 PowerPoint,就能完成做圖。我們帶著你處理過一次,你也能自己做出 SCI 期刊等級的圖片!
⠀⠀
⠀⠀
🚩 讓你的臨床個案和技術,成為發表在 PubMed 的實力!
https://casereport.innovarad.tw/event/


Tags:

About author
實用型互動工作坊 高品質大型研討會 http://www.innovarad.tw/
實用型互動工作坊 高品質大型研討會 (用「心」的新思「惟」)
View all posts